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6〕698号
各高等院校,各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要求,决定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跨校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互认。
二、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省高校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规范管理。坚持依法管理,明确学校和平台运行机构的主体责任,强化建设主体的自我管理机制,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程序。完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三、建设任务
1.建设一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各高校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4)创新创业类课程。
我厅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400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通识类和学科基础类课程约占三分之二,优先立项具有较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础的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等课程。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采取学校自主立项和省级遴选两种方式,其中学校自主立项300门,省级遴选100门。自主立项课程由我厅根据各高校建设基础、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含精品开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数量分配名额(详见附件),各高校要根据本校特色、专业和课程优势自主择优确立,分年度立项。省级遴选课程主要面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多个学校联合申报为主,旨在集聚各校优势,联合打造精品课程,2018年后,我厅根据学校自主立项课程总体情况启动省级遴选课程建设。
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争取有一批课程列入立项。
2.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
遴选国内先进而稳定的平台服务商,构建我省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各高校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为主,选用适当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3.加强平台技术服务和师资、技术人员培训
依托高校、相关机构、专家组织和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教师、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培训,提高全省在线课程建设水平和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
4.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将我省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河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体系。各高校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学习者通过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获得的课程学分存入到“河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形成学分积累。由高校提出申请在“河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学分互认规则,推进学习成果转换,推动我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四、组织管理
1.统筹建设规划,加强监督管理。我厅依托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河南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管理办公室,为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条件支持,依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河南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对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及服务进行规范管理。
2.统一构建平台,分层提供服务。我厅依托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第三方平台)提供云服务,分别构建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为省平台)和河南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云平台(以下简称为校平台),省平台用于开展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校平台用于开展高校内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平台的数据无缝对接。以在线开放课程云平台为统一技术标准,开发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上传接口,实现原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向在线开放课程的无缝切换。为增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存储安全性,课程资源定期导入“河南远程教育资源库”,实现课程资源本地备份。
高校使用校平台可以开展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校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跨校课程选修及学分认定。高校与第三方平台签订平台技术服务协议后,第三方平台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师资培训、推广应用、平台升级、运维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大数据挖掘等增值服务。
3.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建设责任。各高校要切实承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把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大的网络教学名师。课程建设高校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责任主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建设,建立和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等制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要切实承担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防范和及时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障,与高校、课程建设团队签订平等互利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五、立项认定
1.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工作采取学校或教指委建设、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认定的形式进行。自主立项课程由各高校在我厅分配的指标内,自主确定建设计划和分年度立项课程。各高校要制订课程建设质量保证机制和激励措施,要对立项课程内容(文字和影像等)逐字、逐句、逐帧审核,确保课程资源不存在任何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以及侵犯知识产权、肖像权的问题,坚决杜绝不适宜网络传播的资源上传,对存在上述问题的课程实行“一票否决”。省级遴选课程立项及认定办法另行通知。
2.对立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厅通过网上监测、使用评价、年度检查等方式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对效果良好的课程给予经费支持。连续三年运行平稳、更新维护快、使用效益好、师生评价高的课程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年度监测不达标的课程,取消立项资格。
六、申报程序和时间
2016年立项课程以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主,并具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上线学习条件。推荐高校于2016年9月15日前将《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附件3)和《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汇总表》(附件4)Excel电子版各1份发至电子邮箱:gjc1868@126.com,同时将附件4纸质材料报送我处,并通过河南省在线课程中心(域名:henan.icourses.cn)在线提交。联系人:白威涛,电话:0371–69691868,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11号省直机关综合办公楼D825房间,邮编450018。
河南省教育厅
2016年8月31日
附件:1.略
2.附件2: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doc
3.附件3: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doc